“互联网+”时代下的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2015-07-27 12:00
来源:
7月25日,长沙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办了长沙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大讲堂暨“互联网+长沙制造”落地行动计划启动仪式,该活动旨在引导以制造业为主的长沙传统企业正确掌握“互联网+”方法论,引导和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普适计算之父马克?韦泽说: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察觉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它们自己纺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互联网正是这样的技术,它正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来。而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其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其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政府、媒体、资本各界掀起一股空前的“互联网+”热潮,5月份“中国制造业2025”的推出更是将中国制造业推到转型升级的风口。
当前阶段传统制造型企业发展遇到较大瓶颈,集中表现在销售渠道的拓展以及电商平台的挤压,尤其是与线下经销商渠道强关联的制造型企业,缺钱、缺人、缺市场是制造企业共同面临的困难。为应对制造业的发展困局,多地政府支持或优惠性引导开展制造型企业“互联网+”转型计划。会上,长沙市经信委信息化局局长肖逸指出推进“互联网+”,是为经济创新的新引擎再填新动力,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对助推经济转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意义重大。
德鲁克30多年前将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进行了精准的总结:“创新和营销”。“互联网+”的出现将会使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创新手段来践行这些基本理论,不断将新的思维融入营销体系中,通过互联网思维构建崭新的营销体系。
中国经济发展已无可争议地跨入了“互联网+”新时代,要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潮之中脱颖而出,扛起市场的大旗,必须引入“新引擎”,对制造产业经营模式着力转型升级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化工制造产业亦是如此,谁抓住机遇走在了前面,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将传统的低质、低效、高能耗、重污染的生产模式转化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先进生产制造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